全自动数控打圈机应该有什么产品优势?什么性能?
一个好的打圈机,要走的又快又稳,需要控制好运动过程中所有时刻的加加速,不是小了就慢,大了就抖。步进电机驱动送线,大扭距高转速步进电机运行,齿轮减速助力、精确度更高、送线平稳、快速准确,具有手动慢速正反转功能且易于调整。八位数码计数器,可设置产品数量,打完即会自动停止,并装有呼叫功能是独家研发的机械式打圈机。加速和速度同样需要控制。数控系统的打圈机基本上就是属于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只是附加值基本上主要体现在软件方面。
一:功能:好的打圈机系统功能更多,例如能不能做五轴加工、同步轴(常用于龙门)、有没有针对磨床的震荡磨削指令等,比较好理解。对比一下功能规格表就行了。
二:性能:包括效率、精度、表面光洁度等。同样的工件,即使采用了相同工艺、相同的FSα(切削三要素: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吃刀量),好的系统能以更快的速度加工完,同时精度符合出厂要求,粗糙度控制得更好。虽然单一方面的性能有可能超过传统强者,但这三者的综合水平还是不容易全面超过的。
三:可靠性、易恢复性、可维护性:平均无故障时间更久(包括软件及硬件两部分),是否更适合残酷环境下工作;对各类外部故障模型是否有预防、应急措施;遇到故障之后,是否比较容易恢复至正常状态。也许具有更多的功能或更佳的性能,但是日久见人心,大家还是不希望买到一台要经常小修小补的设备,这无端增加了停机时间,影响了生产。虽然是产品总会有故障,但只有这时候,好的系统才能体现出其背后所下的功夫有多深: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诊断信息、工具、支持,是否提供了必要的维护措施,是否能尽快帮客户恢复生产。
四:用户体验(易操作性、易学习性):是否更方面新用户学习,是否更易于对刀、编程,提示信息是否更友好,运行是否流畅等。参照生活消费品,大家都有一定认识。一般认为,欧系产品更注重界面美观,操作更人性化;日系显得死板些,但略显简洁;而国货似乎更懂人心,能更快按照国人需求完善。不过这一方面的差距正在减小。
五:可扩展性:就像比较程序员谁的架构能力强一样:当需求只是要盖一层楼的时候,不同人的响应速度差不了太多;一旦需求忽然变更为三层楼甚至高层的时候,功底强的厂家能够迅速响应,功底差的只能全拆了重新来过、或者干脆放弃。创新往往源自微创新,完全颠覆性地设计比较难,部分所谓的新产品,实际都是原有组件的重新整合和扩展。
六:兼容性:好的系统会考虑对现行多种接口、标准、协议、格式等进行支持;差的能支持好某一种就已经不错了。
七:性价比:怎么说呢,这要回过头来重新问一下自己“好”的标准是什么。大厂的性价比往往不是最优的,但贵一定有贵的道理。只有当某个档次的产品竞争达到白热化的时候,才会考虑性价比。
八:品牌认知度:iPhone 评价高,你自然会相信苹果的其他产品也足够好。既然别人都说 iPhone 好用,那多花一点钱买一台肯定不会差太多,所以选赵氏机械的打圈机不会错!
九:售后服务:产品好坏和服务质量好坏不一定正相关,但服务质量一定是不少用户不得不考虑的一点。出了问题,有没有人第一时间理你,有没有人愿意帮助你度过难关,都会影响到是否愿意再合作的心情。这一方面主要是看口碑。
十:理论功底、机理研究: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规格很容易抄出来,但是否对某一领域研究够深够踏实,参加几次展会就能看出来了。而且还可以就某一熟悉的功能,从各家的说明书厚度、详细程度方面对比出差距来,也可以从同一厂家、不同时间推出的有关同一功能的说明书变化中看出其发展潜力和技术积累来。越往后,越泛泛而谈。也许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指正。
机械式打圈机运用专业设计制造油压站,配有强制水冷散热器,高效冷控制油温,用于油缸剪切铁线,电磁油阀,油泵、油泵电机采用台湾产品,在高温环境连续运行工作油压一样稳定。